班輪公司“自救”成功?南美、中東航線已上漲2-3成!
集裝箱船市場,當前整體面上萎靡,但也有個別航線逆勢上揚的??磥?集裝箱航運公司采取的“老辦法”還是有效的,即通過超慢的速度或者減少航線來控制運力。
據(jù)報道,上海至南美和中東等地航線的集裝箱船運費,就已經(jīng)比3月底上漲了2~3成。
上海至世界多地的航線運費現(xiàn)上漲勢頭
上海航運交易所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上海-南美航線的即期運費6月第2周為2305美元/TEU。與反彈明顯的3月底相比,上漲了34%——創(chuàng)2022年11月中旬以來、時隔約半年的最高水平。上海-中東的運費為1280美元,上漲23%。上海-非洲西岸(拉各斯)的運費為2762美元,以3月下半月為底部,呈現(xiàn)反彈態(tài)勢。
除了貨物運輸堅挺之外,各集裝箱船公司減少航次也制造了一定的供需緊張情緒。似乎還存在應對環(huán)保政策等原因,很多船只轉(zhuǎn)移到對美國等運輸量較多的航線。
有大型集裝箱船公司表示,“上海至非洲和中東的運輸業(yè)務堅挺。再加上各公司為了提高裝載率減少了航次,運費正在上漲”。德國國際物流商敦豪集團(DPDHL)旗下的敦豪全球貨運(DHL Global Forwarding)表示,由于航次減少,船舶使用率上升,各公司紛紛宣布提價。
運價局部止跌,船公司“自救”成功?
包括主要航線在內(nèi),集裝箱船的運輸自2022年下半年開始急速減少,各公司一直試圖通過減少航次等措施使供應和需求相匹配。以上海-美國航線為例,由于在航次減少導致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宣布提價,4月以后運費出現(xiàn)反彈。與主要航線相比,運輸量比較少的次要航線的航運公司數(shù)量有限,減少航次和漲價等的效果容易顯現(xiàn)。
一家集裝箱航運公司表示,“有可能是應對環(huán)保法規(guī)的影響正在顯現(xiàn)”。從2023年開始,國際海事組織(IMO)推出了營運碳強度指標(CII)評等機制。根據(jù)每艘船舶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行評估,因此能有效減少燃料消耗量的降速運行是有效手段。
集裝箱船基本上采取每周停靠1次等的定期航行,為了在降速導致運輸天數(shù)增加的情況下維持航行時間表,就需要增加航行的船只數(shù)量。
另一家集裝箱航運公司表示,“即使降速的情況增加,在亞洲-歐美的主要航線,艙位供應也沒有像預期的那樣減少。似乎正在出現(xiàn)將原本駛往南美和非洲航線的船只投入到主要航線這一趨勢”。
駛往歐美等的主要航線由多家集裝箱航運公司組成聯(lián)盟、共同運營。另一方面,據(jù)說在次要航線,單獨運營的情況也很多,集裝箱航運公司認為“有可能優(yōu)先考慮維持以聯(lián)盟運營的主要航線的時間表,未能全面滿足次要航線的需求增加”。
主要航線的貨運行情復蘇緩慢,目前運費仍看不到全面反彈。但也有觀點認為,如果降速運行導致艙位不足長期化,遲早將對主要航線產(chǎn)生影響,有可能導致全部航線的運費上漲。
5月營收回溫,臺灣“貨柜三雄”對未來保持樂觀
近日,中國臺灣的“貨柜三雄”紛紛公布5月營收,隨著貨量回升,及部分航線運價推升,營收均較4月有個位數(shù)成長。其中,長榮5月營收229.17億元,月增2.6%,年減60.80%;陽明5月營收為115.78億元,月增4.84%,年減65.82%;萬海5月營收為81.72億元,月增0.52%,年減67.41%。
面對市場,三家公司均保持了樂觀態(tài)度。
長榮表示,5月整體出口貨量較上月提升,合并營收亦呈溫和增長;隨時序漸漸步入旺季,營運可望逐步加溫,對海運后市仍維持審慎樂觀。累計前5月營收為1120.80億元,年減60.74%。
陽明表示,因貨量增加及中東、南美、南亞線運價推漲,帶動營收回升。另外,關于美西碼頭勞資談判議題,先前達成的協(xié)議將于今年7月1日到期,雙方仍將持續(xù)協(xié)商并維持港口貨運業(yè)務持續(xù)運作,目前雖有零星派工稍有延誤情形,然而此非全面性影響,整體運作仍在正常且可控范圍內(nèi)。累計前5月營收為595.75億元,年減66.43%。
萬海累計前5月營收418.61億元,年減67.88%。5月部分市場需求已見回溫,公司也彈性調(diào)整船舶以滿足客戶需求,貨量較上個月略有增加,如地緣政治緊張趨緩及通膨持續(xù)回落,再加上終端市場庫存已逐步去化,將有助于未來正向展望。
上一篇:美國又“惹火”!即將卸載被扣伊朗船上石油! | 下一篇:船只傾覆!恐超100人遇難... |